教會策略落實執行〔衝出人力匱乏的重圍〕 ★
何治強傳道
壹、教會事奉更新建議:
鑒於時代步伐急速發展,信徒生活壓力日漸沉重,加上兼負教會事奉等…,久而久之令不少信徒領袖不勝負荷,導致教會的使命乏人承擔。但教會的使命經已託付給我們了,難道神所給的是難當的擔子嗎?福音的使命總是需要人來承擔的。那麼,我們如何避免教會的策略決議後,缺乏落實執行的人的情況持續出現呢?我們必須正視這現實的處境,急謀對策。因此,我對教會未來發展有下列幾點建議:
一、首要建立屬靈事奉的團隊
牧養教會是個非常神聖而艱巨的任命,並非個別牧者所能承當的,正如經上說:『三股合成的力量是大的。』(傳四:12)因此,未來有以下的計劃:
1)建立牧者智囊團隊:
我將會以傳道人身份,帶動這個核心團隊,共謀獻策。一起分擔牧養的責任,共同建立基督身體。人選方面我將會廣攬專才,成員包括建制內或外,以現行架構為軸心,並邀請有事奉心志的人加入團隊,發揮群策群力之團隊精神。
2)建立屬靈的機動部隊:
目的:扶植各部的領袖、培育未來的接棒人。
a)招攬有心的弟兄姊妺加以培育,以長線培育屬靈的領袖和未來的接班人。
*來支援教會那些進展緩慢的部門。
*目的優化現有事工,堵塞漏洞,逐一攻破。
b)逐一建立、逐一更新:
*在開始時以較重要的事工定為優先實驗試點,其餘則按如常運作。
*把現有較弱的事工或執行的漏洞,按步就班的一一堵塞。
c)成員資格:
*成熟穩重、謙卑順服、虛心受教、待人熱誠、樂意服事、積極進取。
3)建立福音佈道隊:
*挑選有佈道恩賜的弟兄姊妹,加以訓練,定下目標一起研習及閱讀計劃。
傳福音是教會實踐使命的首要事工,而佈道隊則是教會事奉團隊中的前鋒,所以要訓練專責的佈道人才是教會發展策略上急不容緩的,因此,我們必須要挑選有佈道心志的弟兄姊妹,加以訓練,且定下具體的目標,明確的策略及福音培育計劃,一起研習及操練;為要強化隊員的佈道恩賜,成為教會福音使命的先鋒。
二、成立培訓基金:
為配合長遠的培訓策略,期望成立培訓基金,詳情可參宣教基金。挑選人才受訓,或與神學院合辦課程,甚至於推薦到神學院受裝備。
貳、未來十年福音策略與目標。
一、短程目標:〔2007∼2010〕
1)提升教會全體屬靈質素增長目標:
★提升事奉人員的質素:
*成立牧者的智囊團隊:(核心同工)
*建立福音佈道隊:
*建立屬靈的機動部隊:
2)提升教會靈命增長目標:
★推動靈修運動、屬靈書籍閱讀及追求靈命成長。
a)禱告復興運動,建立禱告網絡。
b)探討分堂祟拜之可行性及利與弊。〔建立崇拜更新基制。〕
c)探討分齡牧養之可行性。
3)行政架構之革新:
a)改革現行編制:行政架構中之委員會可為轉部長制或責任負責制,增強其承擔能力,及需對其職責作出交代,把年青一輩較積極的份子提升成為未來的接班人,加以培育、裝備。
b)探討把〔委員〕之職銜改為〔執事〕之可行性及利與弊。
c)建立按牧基制:
d)建立長老之職。
e)姊妹講道之真理探討:
二、中程目標:〔2011∼2014〕
1)推行分齡牧養。〔小組牧養〕
負責牧養、教導、監督及管理教會靈務,培育教會資深屬靈的領導層。
2)宣教事工的承擔:〔支持差會或宣教士〕
3)定立周詳宣教培訓基制。〔成立基金〕
三、遠程目標:〔2015∼2017〕
1)增加兩位同工。
2)教會總動員。〔目標百分百的動員率,全民皆兵。〕
3)會友倍增目標至五百人。
4)會堂面積達到二千呎。〔經過禱告、等候及取得共識後,同心努力迎向目標〕
5)差遣本堂的宣教士到工場去。
參、配合行動:〔制定落實執行(達標)流程〕
加強教導、定期訓練、精簡行政架構、制定事工流程表、定期檢討及建立檢討基制,多方面搜集意見。
一、制定事工流程表:
1)制作事工流程圖:
劃清權責,(誰對誰負責,由誰執行,由誰來督導等…)分別教導。
2)制定增長計劃:訂定目標、策略。(佈道/植堂/宣教)
如何造就有責任感的信徒?
二、精簡行政架構:
〔2010年前完成〕
1)行政簡化:到底如何能精簡組織?
減省會議所虛耗的精力,這是我不斷思考需要突破的地方。
2)改革現行編制:
*探討把〔委員〕之職銜改為〔執事〕之可行性及利與弊。
目的:負責教會中之行政事務,任期可長些,有利於穩定性。
上述兩職可重疊受職,要視乎其恩賜而定、承擔能力如何及其心志如何等。
現行委員會可為轉部長制或問責制,為要增強其承擔能力,與及需對其職責作出交代。那些主要負責教會行政事務之職銜,任期可延長,這有利策略的延續和穩定。另外,把可年青一輩較積極的弟兄姊妺提升成為未來的接班人,加以培育、裝備。
3)建立職責編制:
a)設立按牧基制:
長老、堂主任、牧師、傳道等編制…,初步資料搜集釐清權責後,須經商議及廣泛宣傳取得共識後才落實執
行。
b)設立長老一職。
按照聖經定義及參照他會之經驗,來訂定資格、權責和任期等。
*負責牧養、教導、監督及管理教會靈務,培育教會資深屬靈的領導層。
4)姊妹講道之真理探討:
探討姊妹講道的傳統依據,期望透過經文詮釋、坦誠的溝通取得共識,經廣泛教導後才決定取捨。
結 論:
教會事工發展細水長流,雖然仍有不少未盡善處,但感謝神的保守,在過去的歲月裡並聖靈的引導下,頌恩堂在質與量上都有持續的增長,今後,只要我們繼續群策群力,各人樂意在神所託付的崗位上盡忠的話,必能充分發揮整個身體的功能,使頌恩堂在各樣恩賜上毫無缺欠,並在信心和愛心上多而又多,願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神,直到主再來之日。阿們!